在斐济,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记者日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1-09 10:16
今年11月8日是第26个中国记者节。作为中国记者,今年我们前往斐济苏瓦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庆祝活动。在斐济,我们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同样来自中国的医疗队的故事——他们是来自广东多家医院的专家,为当地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今年是中斐建交50周年。这种友谊不仅源于外交交往,更植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医者仁心、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我们随广东医疗队前往斐济,见证了他们如何为南太平洋岛国当地居民带来健康。除了用相机相信广东医生的善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拿着拍立得做了一件“小事”:给斐济当地的医生、护士和普通路人拍下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并为中国在斐济的医疗行动收集信息。斐济眼科医生米里:患者信息簿记录医疗救助的有效性。在SUVA殖民战争纪念医院眼科中心,米里医生手中的患者登记本上充斥着前来寻求中国医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信息。 “今天做了44例手术,明天登记了47例手术,这不是一个小数字。”米里告诉记者,在中国医疗队到来之前,每个月经常要做十几台白内障手术。 SumMiri在照片上发了一条衷心的信息:“与中国医疗队一起工作总是很美好。” “非常感谢中国医疗队远道而来,衷心希望今后继续开展医疗合作。”眼科医生谢琳:中国眼科援助斐济多年的见证人,谢琳是一名医生他在斐济殖民战争纪念医院的眼科中心工作了十多年。他见证了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在当地开展的十年医疗合作,感受到了广东医生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实惠。 “我们总是感觉自己有力量,感觉自己是一个团队。广东医生愿意教我们,帮助医生和患者,满足当地的医疗需求。”收到记者发来的照片后,谢琳小心翼翼地把它夹在工作桌旁的便条上,并写了一条给自己的留言。她表示,自己从广东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临床知识,希望继续学习、激励自己。 “我希望有一天能去中国留学,离他们更近一些!”斐济医生阿内什赴中国学医,重新学习——联系中国医生。在苏瓦糖尿病医疗中心的一个病房里,斐济医生向两名来自广东的医生进行了会诊。省人民医院,促进了双方的良好沟通。整个会诊过程顺利、和谐,营造出中斐医生携手为当地患者提供专业医疗服务的生动场景。 “没想到回到斐济后我和中国医生的关系就更新了。”纳什告诉记者,他在中国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业,毕业后回到斐济成为一名医生。正是因为他曾在两国医疗系统工作过,所以他更加了解如何更好地发展斐济的医疗事业。照片可能会在一天之内消失,但照片背后的温暖和友谊不会。记者的特殊日子让我们思考新闻的真谛——见证重要时刻,传递温暖与希望。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文字|关于搬运工朱家乐、郭子阳摄影、配音|记者郭子阳 视频|记者 郭子阳 朱家乐 曾钰文 包装 |记者 梁兰 编辑:李志涵
服务热线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