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第十五届全国自行车锦标赛男子个人赛在粤港澳举行。比赛从珠海出发,途经澳门、香港、横琴,最后返回珠海。总距离231.8公里,赛道分三处。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运动员们的车轮不仅碾碎了历史的痕迹,也展现了粤港澳合作的新篇章。骑手从起点出发。钟振斌拍摄的港珠澳大桥上,骑自行车的人飞驰而过。车轮的尺度,就是粤港澳协同发展的新尺度。集三区于一体的湾区探索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七年后,这个超级项目粤港澳三地已成为体育赛事的舞台。 “港口就是赛道”的新理念在这里成为现实。骑手穿越港珠澳大桥 林青石 摄 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主办,分别于11月9日至21日和12月8日至15日举行。这不仅是粤港澳首次联合举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香港、澳门首次主办全运会。其中,耳语公路门票和深港马拉松两大跨境赛事充分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难连接”。作为连接粤港澳的唯一标志性赛事,公路自行车自然成为十五运会最受关注的赛事之一。其中,男子个人比赛路线设计很有创意。玩家从珠海出发,经澳门口岸到达澳门凼仔,经过香港大屿山港珠澳大桥,再经过珠海横琴的港珠澳大桥,最后返回珠海市。半天时间涵盖三个区域,对通关保障的专业性和及时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蔡翔摄的港珠澳大桥嘉宏深圳主办的田径马拉松利用深圳湾大桥穿越深圳和香港,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赛事。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奥会港澳协调部副部长张志华介绍,公路自行车不间断地通过231.8公里赛道的三个端口,可享受“无刹车”通关体验。e 整个过程;在深港马拉松上,运动员跑过深圳湾大桥时,可以一步跑遍深圳和香港,领略湾区一体化的美景。无感通关背后的“高科技” 对于跨境自行车比赛等需要多次通关的赛事,MGA传统的通关方式将严重影响比赛的连续性和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为确保运动员在高速比赛下实现“零延误、零接触、零等待”无意识通行,三地相关部门联合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十五国运计划海关查验区照片采访者给出的“预查验+闭环管理”模式一直是实现无意识通关的关键。活动第一阶段,相关蚂蚁金服相关部门对参与者信息进行收集、核实,形成三地互认的“白名单”。比赛过程中,通过北斗定位、RFID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AI算法等技术的综合应用,构建了覆盖赛前、赛中、赛后各个环节的综合体系。流程智能通关管理系统。所有参赛者佩戴内置RFID芯片的腕带,腕带将定位信息实时传输至赛事总部。同时,无人机监控和电子围栏技术共同保证了整个闭环管理的有效性。粤港澳三地的密切合作是本次跨境赛事顺利开展的基础。三地政府在RO领域开展了深度合作赛事优化、竞赛组织、管理互认、信息交流。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与港澳入境事务处联合建立实时通讯监控机制,通过信息技术对封闭轨道上的参与者和车辆进行全程跟踪记录。 “一地报关、三方互认”的创新模式,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比赛当天,参赛运动员只需通过登机口即可完成体温监测,行李也将接受X光机检查。海关人员在进行背景调查后立即放行,真正实现“二级”通关。骑手穿越港珠澳大桥 香港协调办公室主任林桂艳 摄第十五届潘班萨运动会和残奥会,运动员、观众和车辆快速通关的比赛路线需要三地管理部门的共同规划和密切配合。除了比赛之外,这次湾区跨境赛事的意义超出了体育比赛本身。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连接”和体制机制“软连接”成果的集中展示。近年来,大湾区城市群基础设施“硬联通”,打通了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大动脉”。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有6条跨江跨海通道建成通车。此外,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近期刚刚投入运营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使其成为广州中国第一个拥有5条商业跑道的民航机场。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受访者供图 国家移民管理局近期发布的10项出入境管理服务新政策中,不乏直接惠及广东的政策,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得到提升。广东多个重要港口已推广智慧快车道应用。广州琶洲客运口岸、南沙客运口岸、深圳皇岗、罗湖、莲塘、福田、文锦渡、珠海横琴、港珠澳大桥等口岸均可实现“刷脸”通行。粤港澳人员往来效率显着提高,三地交流合作进一步密切。从同心的连接到情感的纽带,G的融合粤港澳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的“硬连接”和规则机制的“软连接”,更在于人心的连接和融合。举办十五运会,为这种心心相通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在备战本次体育赛事的过程中,三地之间的理解和默契与日俱增。从赛事标识的联合设计到场地建设标准的统一,从志愿者培训体系的共享到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三地的合作与团结精神处处展现,文化领域的融合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以十五运为契机,三地联合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从粤港澳艺术联展到大湾区音乐周,从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艺术交流的作用。这些活动让三地人民了解彼此的文化。同时,也加深了相互了解。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程中,这种“心连心”的力量正在各个层面悄然成长。从政府部门的合作到民间组织的交流互动,从企业的跨境发展到iIndividual的跨境生活,三个地区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共同描绘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同心圆。此次全运会带来的不仅是体育比赛的精彩瞬间,更是三地人民心灵沟通的重要机会。当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时,当观众齐声呐喊时,当志愿者们在场上默默服务时现场,粤港澳三地人民的心越来越近。这种情感联系、这种文化认同、价值观共鸣,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厚基础,也是三地协调发展久违的力量。港珠澳大桥风雨无阻的同时,这场横跨三地的自行车赛背后,是粤港澳合作的创新与智慧,也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发展的亮丽注脚。来源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校文|徐立图片|林青石、林桂艳、蔡家宏、钟振斌
编辑:李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