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日常看到的新疆
栏目:成功案例 发布时间:2025-11-05 10:47
《人民日报》(2025年11月04日第06页)早在几千年前,骆驼蹄声就在这片沙漠里连通了东西方;从古老的贸易路线到开放的边界——骆驼的声音依然存在,但道路的功能却焕然一新。 2023年11月1日,我国西北边境地区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覆盖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三个片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新疆进出口额年均增长20%至30%,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一条以产业积累、高效物流、创新制度为特色的新丝绸之路深入戈壁。便捷高效,带来发展机遇。 8月初,康辰药业(霍尔果斯)有限公司提交了申请二期工厂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三合一”联合审查。整个流程不到10天就完成了,月底顺利投产。 “以前这样的工序需要两个月的时间,现在提前投产,减少了60%的人力、时间、材料成本,节省了100万元以上。”该公司副总经理郭雷表示。以自治区级审批权限下放为契机,霍尔果斯地区首创医药企业“三证合一”联合审评机制,将许可证变更、GMP检查、注册备案合二为一,实现“多证合一”。市场管理部积极提供一线服务,深度参与业务生产线的规划和建设,指导物料准备和流程整个过程的处理。在喀什康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厂里,每台液晶显示器都经过组装,直接发往中亚、南亚等地区。 “喀什地区的认可度很高,区位优势突出。”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宇介绍说,“以前,浙江出口到中亚的产品需要4000多公里的运输距离,现在距喀什最短距离仅600公里,交货时间缩短,成本大幅降低。”便捷高效带来发展机遇。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园区新设立企业6663家,同比增长10%。挂牌以来,新设立企业超过1.7万家,贡献了新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的三分之一、合同外资的近二分之一、全疆的近三分之一。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物流畅通,对外贸易蓬勃发展。霍尔果斯高速公路车流不断,满载新能源、农机、风电叶片等的车辆有序出境,贴有二维码的车辆通过智能卡口,被摄像头自动识别并快速放行。这是乌鲁木齐海关首创的“自动驾驶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该模式运行以来,港口差压通关整体效率提升80%。今年前8个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25.8万辆,同比增长8.5%。在金亿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仓库里,果蔬装车作业日夜不停。 “现实行7×24小时通关,农副产品‘绿色通道’线产品是叠加的。上午装车的货物,下午就可送达哈萨克斯坦市场。”该公司总经理于欢说。霍尔果斯海关副关长李洪峰介绍,“公路口岸+境内直达”模式,进口通关流程由9项减少至羞至4顶,出口由12顶张物至4顶。本地车辆通关时间由2天缩短为2小时,霍尔果斯本地车辆通关时间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为1小时,现代化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了商贸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依托日益畅通的国际物流通道,今年前8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02亿元。 3563.1亿元 同比穗增加25.4%。制度变迁,提高开放水平,探索思路,担当责任,新疆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进制度变迁。喀什经济开发区创新建立“两国两园”模式,共同与周边国家共建产业园区,搭建产业互补、设施互联、政策互利的合作平台。吉尔吉斯斯坦邮政股份公司是首批落户于此的企业集团之一。喀什经开区免费提供厂房,依托“一站式”装卸服务,实现中吉“仓对仓直达”跨境物流,物流周转效率提升50%。去年11月,乌鲁木齐地区推出维修班机和公共班机仓库,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中国民航维修业的国际竞争力。今年1月,南航工程技术新疆基地顺利完成一架Camcos航空货机的维修工作。这是该业务开展后的首个维护订单。 “航材进出口手续更加简化,供应更加快捷。”基地业务负责人徐永刚说。新疆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已出台54项各类支持政策,赋予自治区4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从骆驼到汽笛,从木拉到客栈,再到数字港口,戈壁滩上的风,传播着丝绸之路的新故事。 编辑:吴家红
服务热线
400-123-4567